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考研数学心得 > 地图 >

考研数学心得,考研数学做题心得分享15篇,考研数学做题心得(推荐11篇)

考研数学心得

  •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分享15篇

    心得体会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物,它包含着我们的情感,什么是好的心得体会?我们倾尽全力打造的“考研数学做题心得”将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决策请自行斟酌!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篇1】

    1、高数

    ①简介:数一三本课程中,尤其以高数为重,因为考研数学满分150中,高数56%,线代22%,概率22%。这是明面的,但是在线代概率中,都会涉及到高数的知识,尤其是概率,概率中的分布函数以及概率密度,都是以高数的二重积分为基础,所以实际上高数所占比例远远大于56%,可以说接近75%。

    ②学习:在高数的学习中,我个人的推荐是,先粗读一遍课本,不会的跳过即可,实在读不下去就不用读,然后配合各大老师的视频基础班,配合着学一遍,我看的张宇的视频。这时候要把课后习题做了,这时候课后习题不一定全做,不会做的看答案即可,努力看懂,我相信你看完视频之后,大部分课后题即使做不出,答案也能看得懂,我个人复习的比较晚四月份开始,上册第一遍看完的时候大约到六月这边,学习不努力,所以看的比较慢。我的建议是,上册看完之后,就再去看上册的加强班,上下册分开学,不要一遍学完上下册再回头看,那样遗忘的比较多。这时候,老师会带着你做一些有点难度的习题跟考研题,同学们,考研的题并不是都难的,所以不要害怕,有很多送分题的。这时候,你要做一些市面上的题了,我的推荐是:基础班的时候做课后题,强化班的时候做市面上的题(我做过一些,我推荐强化阶段做汤家凤的1800,或者张宇一千题a组,李永乐的660有些难度,可以放一放)。强化班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学透,题目可以不会做,但课本一定要吃透,因为题型千变万化,你可能没见过,但是当你学会考点的时候,早晚都会做,只是个阅历问题。所以我尤其推崇做题,考研数学也是个刷题的过程,我搜刮了一些题库,这里没法发文件,等会建个群我把文件共享在里面(只有数学类)。然后学完上册就学下册,下册比上册烧脑一些,所以要更努力,基础尤为重要,一定记得吃透定义。这时候应该会来到暑假里,我暑假没有回家,在这里学习,整个假期就是刷题,刷的也是自己找的题库。然后暑假也启动了线代概率的学习,因为当时觉得时间不够了,所以两门一起学的,在这里说一句,线代概率确实比高数学的快一些,时间也短一些,我高数上付出了巨大的时间,这么可能间接导致后面两门学起来轻松一些。

    2、线代

    线代也是这么个流程,看课本,看视频,基

    查看更多>>
  •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推荐11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也许下面的“考研数学做题心得(推荐11篇)”正合你意!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篇1)

    我参加过两次考研,第一次在xx年,考北航计算机研究生:第二次,考西工大,xx年研究生。两次考研,第一次312,第二次356.我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

    xx年的计算机,总分356,数学121,专业96,英语56,政治83.我自己是xx年毕业的,工作一年后参加考研。其实这个分数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专业课比自己预想的低了些。

    先说一下数学吧,121分,不高也不低,相信如果考计算机,考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拉分。现在全国联考计算机,可以说得数学者得天下,那么数学的复习就显得很重要了。考研的时候,总会有人问“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书,你做第几遍了”,

    我可以回答,我一遍都没做过。考研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所以,要抓住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课本,也许很多人户屑于课本,觉得太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你应仔细的看课本,每一个概念,每一个例题,每一道习题,这是你以后成功的保证。对于概念,定理,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可以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做到合起书,将一个个定理在草稿纸上推导出来,知道书中各个章节的顺序,并且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说得夸张一点,你可以默写出书中各个章节的标题,包括小标题。如果你能做到以上的,你的概念和理论就没有一点问题了。再说例题,课本上的例题很简单,

    但是很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最容易说明最重要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繁琐的解题步骤弄的不知道例题到底想说明什么。举个例子,在一阶导数的例题里,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例题中包括所有的求导方法。也许,你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还在看考研参考书里的分类,永远记住,课本是最好的参考书。最后说习题,书上的习题,相信没有多少考研的人每一道题都认真做过。但是,习题,就如同例题,简单,但是最能要你明白你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所以,对于课后习题,你用过仔细认真的去做每一道题。会做并能做对每一道题是最基本的要求,你还要明白你所做的每一道题是考察你什么知识点,用的是什么方法,可以尝试在习题旁边写上出题人的意图。能做到以上3点,可以说你就拥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高数,线代,概率,这三门课是一样的。线代,其实最简单,如

    查看更多>>
  •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精选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也许下面的“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精选”正合你意!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 篇1

    极限

    极限是考研数学每年必考的内容,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都有可能会涉及到平均每年直接考查所占的分值在10分左右,而事实上,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性,每年间接考查或与其他章节结合出题的比重也很大。极限的计算是核心考点,考题所占比重最大。熟练掌握求解极限的方法是得高分的关键。

    极限的计算常用方法:四则运算、洛必达法则、等价无穷小代换、两个重要极限、利用泰勒公式求极

    限、夹逼定理、利用定积分求极限、单调有界收敛定理、利用连续性求极限等方法。

    四则运算、洛必达法则、等价无穷小代换、两个重要极限是常用方法,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是重点,考生应该已经非常熟悉,进入强化复习阶段这些内容还应继续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强化复习阶段考生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极限计算,此时运用泰勒公式代替洛必达法则来求极限会简化计算,熟记一些常见的麦克劳林公式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夹逼定理、利用定积分定义常常用来计算某些和式的极限,如果最大的分母和最小的分母相除的极限等于1,则使用夹逼定理进行计算,如果最大的分母和最小的分母相除的极限不等于1,则凑成定积分的定义的形式进行计算;单调有界收敛定理可用来证明数列极限存在,并求递归数列的极限。

    与极限计算相关知识点包括:1、连续、间断点以及间断点的分类:判断间断点类型的基础是求函数在间断点处的左、右极限,分段函数的连续性问题关键是分界点处的连续性,或按定义考察,或分别考察左、右连续性;2、可导和可微,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或可导性,一律通过导数的定义直接计算或检验,存在的定义是极限存在,求极限时往往会用到推广之后的导数定义式;3、渐近线(水平、垂直、斜渐近线);4、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极限的讨论计算难度较大,多考察证明极限不存在。

    导数

    求导与求微分每年直接考查的知识所占分值平均在10分到13分左右。常考题型:(1)利用定义计算导数或讨论函数可导性;(2)导数与微分的计算(包括高阶导数);(3)切线与法线;(4)对单调性与凹凸性的考查;(5)求函数极值与拐点;(6)对函数及其导数相关性质的考查。

    对于导数与微分,首先对于它们的定义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按定义求导

    查看更多>>
  •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汇总7篇)

    这篇文章将详细分析和探究“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的各个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的思考和想法,可以将这些得到的体验和心得记录下来,也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方式。建议您收藏本页面,以便日后阅读。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篇1】

    1基础

    有的同学本身数学基础差,再加上考研数学要求掌握消化的内容较多,暂时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有部分考生对考研数学的基本定理停留于记忆层面,理解不透彻,对重要的数学法则,重要的结论不熟练,更不擅于运用。

    对于很大一部分考生来说,在解决数学综合试题和应用题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综合能力较差,而这类题的分值又往往较高,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极端的矛盾,那就是“这个题看上去不难,为什么我就是不会做”。其实很多考生都面临过这种情况。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问题,那你就要从自身开始着手,分析一下你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在所有出现这类问题的考生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基础不扎实,所谓不扎实并不是指你没有记住这些知识,而是你不能灵活运用,换句话说,你并没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这种情况,大家需要多参照练习题的答案,搜集答案中的解题思路。

    解决办法:把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当作比较对象是件好事,但是经常这样比较会导致自己信心的降低,因此在与其他人比较的同时,重要的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纵向比,看自己现在和过去相比进步了多少,这样巩固自己的信心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应该参照自己的目标院校分数,给自己制定阶段达标计划,只要这个阶段达到了目标就可以了。

    2时间

    导致学习低效率可能是时间掌握不够好,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并且没有在自己最有效率时间内学习。

    很多同学看起来非常刻苦,几乎时刻不离考研自习室,你能看到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复习考研数学,但事实上有一部分同学并未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这就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差异;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或者认为自己其他科目更需要提高,便在考研数学复习的时间分配上出了岔子,这也是在考研数学复习上效果不大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每天制定时间表,按照计划学习,找出一天中自己最有效率的时间,把最需要记忆掌握的东西放到这个时间段。 在前期积累强化阶段可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学习习惯,在后期强化冲刺阶段考生则要适当调整复习策略。

    3注意力有的考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三心二意,自习室有个风吹草动都要扭个脖子瞧一眼,很就容易使思考过程不断被打断从而无法建立起数学

    查看更多>>
  • 考研心得体会法学集锦(3篇)
  • 小学数学教研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2篇
  • 考研法学讲座心得(范本四篇)
  •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心得体会(精选7篇)
  • 考研心得(经典十篇)
  • 考研心得(锦集7篇)
  • 中考研讨心得集锦
  • 考研心得范文13篇
  • 数学心得总结
  • 研学活动心得
  • 2023考研备考心得(通用5篇)
  • 研学心得5篇
  • 2025大学生考研的心得体会12篇
  • [参考]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000字
  • 研学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小学数学
  • 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 数学教学心得八篇
  • 大学数学心得模板
  •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
  • 2023考研心得(通用5篇)
  • 听考研讲座心得十篇
  • 2023考研讲座心得体会
  • 小学研学心得12篇
  • 小数数学心得热门四篇
  • 数学感悟与心得
  • 数法学心得感悟
  • 备战考研心得感悟5篇
  • 考研讲座心得(锦集五篇)
  • 考研心得体会(模板9篇)
  • 最新考研讲座心得体会
  • 听考研讲座的心得体会
  • 考研感悟与心得十三篇
  • 考研讲座心得汇集8篇
  • 二战考研心得精选5篇
  • [参考]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000字6篇
  • [参考]数学教研组年度总结简短集锦
  • [参考]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4篇
  • 2024数学感悟与心得
  • 最新数学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小学数学八篇
  • 研学心得(范例五篇)
  • 研学心得(实用5篇)
  • 研学心得体会模板
  • 教学研讨心得11篇
考研数学心得
考研数学心得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考研数学心得、精选考研数学心得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5/02/25